中山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中小学辅导班 > 五种行为的爸妈会养出缺安全感孩子
中山
[切换城市]

五种行为的爸妈会养出缺安全感孩子

更新时间:2020-05-03 11:45:54 浏览次数:73次
区域: 中山 > 小榄
类别:初中辅导班
地址:小榄基头路44号
儿童心理安全感形成关键时期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E.H.Erikson认为,3岁前是儿童心理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时期(3岁后也有影响,但没那么大)。如果孩子尤其在这个阶段安全感受到伤害,将会影响孩子未来对周围的人和事的信任程度,孩子还因此经常焦虑。在这个阶段,5种情形是让孩子“丢”安全感的常见原因:

1)长期与妈妈分离

有些妈妈在宝宝出生后会选择异地工作或学习,让宝宝成了留守娃。刚出生的婴儿,会从妈妈身上的气味和熟悉的声音让安全感得以延续,并且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能在这种延续的安全感中迅速成长。如果宝宝长期与妈妈分离,他们在重新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便多了很多焦虑。

2)婴儿期哭闹被漠视

婴儿期宝宝的哭闹常是生理性和心理性的,原因有饥饿、尿湿、拉粑粑,还有就是为了让爸妈抱一抱。如果大人无视宝宝的这些需求,宝宝是惶恐和无助的,因为一个幼小的生命除了依靠父母别无他靠,父母的漠视会让他们丢安全感。

3)经常换抚养人

宝宝的安全感常建立在稳定的精神寄托上,如果家里经常给宝宝换抚养人,比如常换保姆,并且这个保姆的主要工作是抚养宝宝,频繁的变换会让孩子抓狂,在丢失安全感中更爱哭闹。

4)抚养人经常恐吓孩子

家里有些大人会为了喂饭或保障孩子安全而经常恐吓孩子,比如“大灰狼会把你吃了”,“夜里怪兽把你抓走”……会让孩子丢了安全感,孩子继而养成不敢轻易尝试性格。

5)爸妈“没站在自己这边”

常见孩子在遇到伤害或挫折后,爸妈无视孩子的痛苦或者对孩子妄加指责,爸妈的这种“没站在孩子这边”的行为表现,也会让孩子丢失安全感。

▷孩子安全感被破坏的2大根源

孩子的安全感,“妈妈”是大保障

在美国发展心理学家Mary D.Ainsworth的“陌生情景实验”中,有一类孩子,即使在妈妈临时离开,自己跟陌生人独处一室时,这些孩子也能安静地自娱自乐,因为妈妈长期以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让他们知道,即使妈妈不在,一旦发生事情,妈妈总会时间出现。而在实验中有另一类孩子,妈妈不在时会焦虑大哭,害怕陌生人,这些孩子充满不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也来自对环境的感觉

在沃顿商学院心理学者Adam Grant的研究中提到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中被试者要回答一份难度普通的谜题。实验分为两轮,每轮的被试者不同。轮中,实验人员开启了噪音,因为不堪其扰,结果被试者的成绩普遍非常糟糕。在第二轮实验中,实验人员开启噪音,还告诉他们身旁有个按钮,如果觉得吵闹,只要按一按噪音就会消失,第二轮的成绩都很好,并且大家注意的是,很少有人按那个让噪音停止的按钮!无论多糟,“它总会在那里”,这便是安全感。

当孩子内心的那个安全感“按钮”没了,比如文章开头的那位孩子的遭遇。带给孩子的将是惊恐、无助和焦虑。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认为,那些有“安全感连接”(爱父母并信任他们会始终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往往是走的远、富有探索精神的。所以保证孩子的安全感,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孩子的安全感丢了,怎么“找”回来?

1、给孩子装一个安全感“按钮”

就像上面Adam Grant的实验那样,父母给孩子安装一个安全感“按钮”。

当一个学步的婴儿摇摇晃晃往前走的时候,父母张开双臂在后面跟着,这样父母便是一个安全感“按钮”;

当一个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耍时,爸妈告诉这个孩子:“宝贝,勇敢地去交朋友吧,遇到问题回来找爸妈”,这样父母也是一个安全感“按钮”;

当一个孩子遇到困难、挫折和伤害时,爸妈永远时间出现在孩子面前,给予鼓励、安慰和力量,这样父母更是一个安全感“按钮”。

“无论遇到什么,爸妈总会在身边”,请记得给孩子安装安全感“按钮”,并且经常对孩子说。
2、用行动给孩子打造一个安全感“屏障”

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回家的路上被邻居一位麻脸大婶揪住了。她大声斥责我偷了她的木瓜树上的木瓜,看着她发黑的牙齿和嘴里喷出的唾沫,我惊恐得脑袋一片空白,不会争辩只会大哭。我的哭声惊动了家里做饭的奶奶。她冲出来驼着背挡在我前面,大声说“我不相信胖妞会偷东西,谁敢欺负胖妞我跟她拼命……”我哭得更厉害,不是委屈,而是感动。跟奶奶在一起,我常感到心安。

“无论遇到什么,爸妈总会站在你这边”,记得给孩子打造一个安全感“屏障”,是用行动。
了解更多联系李老师18707652120
地址小榄基头路44号
中山中小学辅导班相关信息
2021-02-24
2021-02-21
2021-02-03
注册时间:2020年03月26日
UID:680946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