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能力是考官极为看重的能力之一。通过考生对于一类现象、一项政策等的分析解读,考官能够清晰地看到考生是否具备职位所要求的综合分析能力。评价和解读社会道德类题目则时常出现在考察此项能力的题目中,面对此类问题考生一般不会无话可说,但往往给出的答案让人感觉平平,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出彩点。那么如何改变这一情况呢?这就需要考生在答题时,从道德事件的内容和答题形式入手,一方面多角度地分析道德问题的成因,切勿“一刀切”,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整体形式的流畅与自然。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具体讲解。
步,正确认识社会道德问题的成因。
在对社会道德类现象进行分析时,要避免分析过于武断,观点和论述的批判意味过重。考生需要明确的是在面试考场遇上此类型问题时,考官需要听到的不是对于问题的抱怨和情绪,而是正确而理性的分析和解决。就当下而言,从历史与现实、感性和理性、本质与主流等方面考察我国当前社会道德状况,目前的状态是主体道德在“爬坡”下的部分“滑坡”。社会主义道德在我国的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同时也符合时代潮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道德观日益为人们接受,政府致力于将曲高和寡的道德说教变成人们能够接受并自觉实践的道德信念。而出现部分“滑坡”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了旧道德的复萌,从而致使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的缺失,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健全,无法对各种现象做出有效的限制和处罚。考生在分析这类型问题时,切记中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均需优化,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考生在谈论时要注意其深层次的原因,不能片面表达对于政府的不满和对人民的控诉。
第二步,兼顾改进手段的全面性和深度。
从社会道德的现状可以看出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考生在论及改善社会道德问题时需要顾及多个因素。比如,曾经感动很多人的“美妈妈”吴菊萍,她不顾自己的安危,徒手接住了从高空坠楼的小女孩。因此,得到了阿里公司颁发给她的20万元奖金,但却由于她没有捐出该款项,社会对她有了很多非议。这个事件是较为典型的道德绑架问题,首先,中国是一个道德社会,有时候人们对于道德谴责的惧怕是甚于法律的,所以很多人将道德放在高于法律的层面。其次,法制的不健全。就“美妈妈”事件而言,如果能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对其事件进行公证还原,可能她并不需要承受种种负面的舆论。此外,舆论媒体的介入也对“道德绑架”的事件起到了夸大甚至扭曲的负面作用。在当下这个强调群体和统一价值观的社会中,大众很容易受此类舆论的引导从而失去理性的判断力。那么在全面的分析完成后,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时,就应在观念、体制以及舆论媒体等几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此做到改进手段的全面性。此时,考生会发现做到全面性其实并不难,但往往没有亮点。所以还需对手段的深度和细节加以扩充。譬如,要对体制的不健全进行深度和细节的挖掘,可以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方面进行。首先,将道德行为准则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应当将当下社会普遍被接受而又存在道德弱化和失范的行为以及现行法律允许但又与法律精神所违背的行为纳入法律规范内;其次,加大对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力度;后,公正司法有利于善良道德的形成和维护。司法是法律的后防线,道德建设对于司法独立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只有公正的司法方能建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第三步,注重答题形式的流畅与自然。
形式的流畅与自然包括答题时的礼仪、神态、语调以及用语等,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答题时的语调和衔接语的自然化。在答题时,礼仪和神态是基本,而抑扬顿挫的语调能够帮助考官明确考生的重点内容,自然化的衔接语利于考生走出套路化的怪圈。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认真梳理自己的思路,在考场上答出特色,答出亮点,以力压群雄的魄力夺得终胜利!